【政府工作报告】14条发展规划 举全市之力推进先行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0-05-19 浏览次数:764
5月12日上午,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537名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绘发展蓝图。
市长孙述涛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下称《报告》)几次提到先行区相关的内容,接下来@黄河两岸 将为大家一一梳理。
《报告》中指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和先行区主要有关的是,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也是济南加速崛起、走在前列的关键之年。
1、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对标新定位、落实新要求,拿出新举措、作出新成绩,推动省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2、加强黄河沿岸环境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上作出示范;
3、推进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在带动黄河流域对外开放上作出示范;
4、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及其时代价值,讲好齐鲁“黄河故事”,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上作出示范;
5、着眼服从、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高标准修订完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高质量编制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6、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强与沿黄各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引领和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7、加强与沿黄区域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启动“数据黄河”工程,规划建设黄河大数据中心;
8、强化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提升流域污染治理一体化水平。实施黄河堤防绿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黄河生态风貌带建设;
9、积极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率先推进济齐全面融合和济淄、济泰同城化,加强与胶东、鲁南经济圈的协同协作,强化省会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
10、推进先行区建设全面破题起势。把先行区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对标雄安新区,坚持高点定位、系统谋划,高标准修订完善发展规划;
11、在加快“三桥一隧”建设的同时,新启动建设一批跨河通道,高水平推进区域路网、市政设施、5G网络、大数据中心建设,适度超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绿色智慧的新城;
12、举全市之力推进先行区建设,用好用活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推出一批首创性改革经验;
13、加强黄河南岸至小清河区域规划策划,有序推进低端产业外迁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快形成南北呼应、协同发展新格局;
14、完善“米”字型高铁网,加快济郑、济莱高铁和黄台联络线建设,开工济滨高铁、济枣旅游高铁,积极推进德商高铁前期工作。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确保2号线年内通车,开工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全部6条线路,开工主城区至济阳、先行区有轨电车项目。(内容综合网络)